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0节 (第4/5页)

索洛恩是《科学-物理》的主编,也是《科学》杂志核心人物之一,他对于国际物理的风向的把握还是很精准的。

    ‘风向’说的并不是学术方向,或是研究方向,某种程序上可以理解为‘政-治方向’。

    科学家有国别,学术也是有国别的。

    国际各领域的科学技术,一向都是以欧美为主导的。

    最近几年时间,受到王浩个人成就的影响,数学领域和物理领域的主导权产生了变更。

    物理领域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超导科技领域以及理论物理。

    超导科技领域,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为超导相关的半拓扑理论基本趋于完善,自然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理论物理就不一样了。

    湮灭理论取代弦理论,成为了国际物理界最重大的物理理论。

    湮灭理论是王浩个人创造出来的,他也塑造了湮灭理论的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平台,让更多的物理学家参与进来。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湮灭理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出了很多领域内的研究,相关的研究论文就有几千篇。

    当一个物理理论迅速发展,并且快速扩大的时候,内部自然就会形成‘学派’。

    国际上逐渐形成了湮灭理论的两大学派。

    一个就是以王浩为首的东方派,另一个则是相对有些松散的欧美派。

    目前,两大学派并没有出现学术方向上的分歧,都是以王浩所塑造出的基础做研究,但相互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比如,有些学术期刊一直在统计,东方派有多少篇湮灭理论相关的论文,总计影响因子有多么大;欧美总计有多少篇论文,总计影响因子有多大。

    现在依旧是东方派占据绝对优势,因为王浩的研究论文影响力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