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55节 (第4/6页)
在他这个年纪博士都没毕业,他都马上拿到菲尔兹了。” 汪承林继续道,“在数学领域上,想找一个比王浩更天才的人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找到那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天才,找几个优秀的数学教授就足够了。” 江建不解的问道,“汪教授,你的意思是……” “我刚才仔细想了。” 汪承林道,“王浩做的那种数学模型,看似非常的震撼,但只是因为我们并非数学专业,如果换做是一个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数学家,大概率也是能够做出来的。” “它的难度不可能达到最顶级的程度。” “所以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个方向做研究。” 他说着笑道,“首都大学的数学水平是国内一等一的,学校里找几个数学教授很容易,总归不是那种只能是天才完成的研究,我们多找几个一起试试,三个臭裨将,还赶不上一个王浩吗?” 江建听着猛然瞪大了眼,顿时觉得汪承林说的很有道理。 王浩依靠交流重力实验数据建立起了数学模型,现场演示确实给人震撼的感觉,但那种研究并非不可能完成,没有达到最顶尖无法解决的程度。 其他数学教授也能够完成,大体只是消耗更多时间而已。 他们多找几个数学教授,也就能够做同样的研究,等有了成果以后,就可以和物理实验室同样去申请项目,谁也说不出什么。 如果能更快的出成果,今天的面子不止能找回来,还会让其他人高看一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