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41节 (第3/5页)

造出毫米级颗粒性材料,下方的反重力设备已经得到更换。

    金属材料拥有远高于高压混合材料的安全、稳定性。

    f射线实验团队也有了更多的信心,他们按照计划一步步的启动设备,和预期一样的完成了点火。

    点火,只是实验的开始。

    这个实验持续时间最低一个月,他们需要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持续一个月以后,才会考虑激发释放f射线。

    当设备稳定运行一整天,好多人才轻呼了一口气。

    实验团队的压力太大了。

    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廖建国,作为f射线实验团队的负责人,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f射线发生设备里进行核反应。

    想想,都很疯狂!

    在点火完成后的24个小时内,廖建国都一直盯着电脑屏幕,随时查看上报的数据,总是担心会随时出现问题。

    微型核反应堆,也是核反应,也具有强烈的放射性。

    如果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设备不止是暂停那么简单,还会被就地爆破、掩埋、销毁。

    到时候,一切又要从头再来。

    相比廖建国的紧张,汤建军则是非常的激动,因为他看到了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希望。

    如果把微型核反应堆换成核聚变反应堆,设备还能一直稳定的运行,就可以说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当然,那只是想象。

    核聚变反应的强度太高,现在的实验设备肯定无法约束,但最少嘴里上都是差不多的。

    汤建军依旧很激动,他不断嘟囔着,“核聚变研究……”

    “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啊!”

    ……

    于此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