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28节 (第5/5页)


    好多物理系的博士,只要从事理论研究,很大一部分都会去研究湮灭理论。

    大量物理方向的学者参与到研究,也让湮灭理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理论物理方向,都有不少人在研究。

    暗物质,也是如此。

    暗物质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加州理工大学的天文学家茨威基在研究星系团时发现了奇怪的现象——

    外围星系相对于星系团中心的运动速度似乎太快了。

    茨威基的同事史密斯用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望远镜收集了星系团中成员星系的速度。

    利用引力理论,天文学家可以通过星系的运动速度推断星系团的总质量,星系的运动速度越快,说明束缚它们的引力场越强大,也就意味着星系团的总质量越大。

    茨威基通过星系速度推断出星系团质量显得太大了,要比星系的质量多出几百倍。

    茨威基很快将星系团中隐藏的物质命名为“暗物质”。

    当时由于缺乏其它的独立观测证据,在之后的三十年里,暗物质的概念不时被人提起,却又没有人认真对待。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各种天文探测技术,也让天文学有了更多的发现。

    三十年后,阿迈瑞肯卡内基研究所的两名研究员,一起研究一个漩涡星系,并详细的调查了临近星系的旋转曲线。

    他们所做的研究表明,临近的漩涡星系中至少包含比可见物质多六倍的暗物质。

    在这之后,好多天文学的研究都提到了暗物质的概念,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通过光谱探测分析得到的星系质量,和通过研究万有引力导致的星球、星系运动轨迹,计算后所得出的数据存在巨大的偏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