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53节 (第1/6页)
抢王浩的功劳? 开玩笑! 虽然王浩只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但任谁都知道他可比主任重要多了,甚至说只要是王浩开口,主任可能会立刻下去。 这就是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在研究有成果以后,王浩每天都会来实验组,他交代的第一个工作是,多制造一些新的材料。 王浩对邓焕山解释道,“新材料要做详细的检测,不仅仅是超导温度、元素组成,还要用在交流重力实验上,检测材料的具体拓扑性态。” 后者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是基于半拓扑理论进行的,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材料研究出来都肯定要做交流重力相关的实验,来检测材料的‘拓扑性态’。 这对于完善半拓扑理论很重要,也对于后续的研究很重要。 通过交流重力实验,就可以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拓扑架构,能够以此作为突破口,继续后续的研究。 王浩也是有点发愁的,“虽然现在的进度很快,等研究还是要一步一步来。我们的计算组已经跟不上了进度了。” 这是限制研究的主要问题。 虽然已经制造出了119k转变温度的材料,但实际上来说,他们已经无法塑造新材料的拓扑性态。 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完成新材料内部的微观形态几何塑造工作,接下来的研究也就失去了理论支持。 代数几何工作组,计算根本跟不上研究进度。 在这方面,傅向东做了工作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