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13节 (第2/5页)
人、第二人以及第三人。 其他就是爱德华-威腾了。 爱德华-威腾甚至是最受关注的,很多人都知道威腾来参加会议,肯定不是做学术交流。 那么他会做什么报告呢? 当天并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除了保罗菲尔-琼斯见到爱德华-威腾非常尴尬以外,其他人都沉浸在学术交流以及对会议的期待中。 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 开幕式相对其他会议简单了许多,王浩作为湮灭理论的创始人,以及最大贡献者,做出了成果总结的报告。 之后就是受邀学者做报告,上午的时候,最受关注的是保罗菲尔-琼斯的报道。 他是做了工作报告,说明自己近一段时间,在超对称性问题研究上的进展。 不过表现最好的并不是保罗菲尔-琼斯,而是津开大学的物理教授方焕强。 方焕强做了研究报告,以湮灭理论联系宇宙论,做出了相当精湛的数学解析工作。 这个研究获得了一致肯定。 下午帕森斯的报告则有些让人失望,他还是老一套内容,以湮灭力去解释大爆炸,相对于公开的成果,并没有拿出什么新颖的内容。 很快。 会议进入到第二天,也是最受关注的第一天。 上午是爱德华-威腾的报告,下午则是王浩的报告。 王浩要做的是工作报告,也就是对湮灭理论进行总结说明,并做出详细的解析,来让学者们对理论更加理解。 这是最受期待的内容。 现在时间是上午,爱德华-威腾的报告才是最吸引人的,每一个来参会的学者,都想知道爱德华-威腾会做出什么样的报告。 不可能是湮灭理论吧? 难道是弦理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