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20节 (第3/5页)
和。 杨云和见到王浩非常热情,他过来握手道,“徐老师给我打了电话。我是完全没想到,王院士,你会亲自过来。” “客气了。” 王浩寒暄了一句,就说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研究实在是太着急了。国内精工领域,东工精密是最尖端的,杨院士,你是最顶尖的专家。” 杨云和没有再谦虚,直接问道,“具体有什么需求?” 王浩拿出了绘制的图纸,指着上面画出的颗粒状图像,“我想问一下,以东工精密的技术能力,这种形状的金属材料,最低能做到多小?” 杨云和拿过图纸看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精度要求高吗?” 王浩想了想说道,“不要求高精度,但整体不能偏差太大,我们是想制造这样的金属颗粒。” “……一毫米吧。” 杨云和犹豫了一下,继续道,“这个形状制造的难点在于下面三个面的半圆凹陷,还有上面的半圆凸起。” “首先要进行模型设计,但因为太过于微小,就肯定会出现误差。” “如果再低,就需要研究方案了,可能就不只是纯粹的金属物理性切割制造。” 他说着停了一下,想想继续说道,“王院士,你应该知道芯片吧?我并不是说要制造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但因为形态复杂,只要制造比毫米级更微小的颗粒,就需要一种类似的技术。” “这可不是直接能做出来的,需要完善一个系统性的体系。” 杨云和连续解释一大通。 王浩思索着说道,“也就是说,如果是制造毫米以上大小的颗粒,设计一下就可以直接生产,但如果再小就很难了,对吧?” 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