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26节 (第3/6页)
。 很多科学研究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当做同一个研究的时候,一个团队先做出来,另一个团队,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潘东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他们过去努力了两年时间,结果被王浩的研究组三个月超越过去,而且还是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等再回去以后,他们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再继续,要么就是并入王浩的研究组,要么就只能面临解散。 所以潘东一路上都绷着脸,完全看不到一丝笑容。 梁静叶似乎没有感到压力,她一直和王浩谈着专业问题,同时心里也感到非常的惊叹。 她发现王浩对于smes储电实验装置的每一个部分都非常了解,就好像是参与了每一个部分设计的细节工作。 王浩不止是知道设计细节,还能说出设计的原理。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smes储电实验装置是非常复杂的。 梁静叶自认为研究参与度很高,也只是详细了解储能线圈的部分。 在潘东的研究团队中,潘东也只负责大方向的设计、实验工作,一些装置细节、小的技术上,他根本就没有参与,出现问题只能寻求其他人的意见。 这才是正常的。 多数大型项目的研究组负责人都是如此。 像是一些大项目的总设计师,只是把握研发大方向上的问题,一些研究中的技术难题,还要下面专门的技术组负责。 梁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