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29节 (第2/5页)
负责人才知道了。 格斯纳-雷尼尔和迪迪埃-马约尔,都是欧洲核子组织的重量级人物,手下都有很专业的实验研究组,他们肯定知道具体的数据。 雷尼尔和马约尔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露出了苦笑。 雷尼尔还是站了起来,给了个确定的答案,“你的计算结果和偏差波动很接近。” 马约尔补充一句,“非常接近!” 具体有多接近,就需要核子组织来公布了,他们不可能对外透露具体数值。 但是,两人的表态已经说明了问题。 王浩又一次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出了实验结果数据,也让现场变得一片沸腾。 一次,还可能是巧合,两次,还能说是巧合吗? 难道湮灭理论是正确的? 湮灭力真正存在? …… 会议时间已经严重拖延,甚至都到了下午一点钟。 但是,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都安稳的坐在位置上,继续讨论着发生的事情。 王浩的报告。 保罗菲尔-琼斯针对‘假设前提’的质疑。 数学天才的对决! 保罗菲尔-琼斯塑造出现m理论跨维度的数学体系,绝对是弦理论方向的重大成果,足以登上顶尖学术期刊。 王浩同样完成了湮灭理论的数学构架,还继续计算出粒子物理实验过程中,‘数据缺失’的偏差数值。 毫无疑问,是王浩取得了胜利。 同时,第二次计算代表的意义也很重大。 虽然一次试验结果无法证实一个理论,但如果能够用实验证实理论的计算结果,理论的可信度就会变得非常高。 现在是两次…… 当然,即便再多次用实验证实,因为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