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25节 (第4/6页)

者来参会,完全就是为了王浩的报告。

    这个报告就是最核心的内容。

    不过大家谈论的时候,并不是一直说报告内容,也会聊一些学术研究上的东西。

    张益方院士就问起了王浩最近的研究,“你现在主要做什么研究?是专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还是做那个拓扑的项目?”

    王浩摇头道,“我还是主要做半拓扑的研究”,他向其他不了解的人解释了一下,“这是我和考切尔一起的研究,希望能够做出一种新的拓扑体系,给复杂材料导电状态下,内部微观形态模型做定义解释。”

    张益方听着点了点头,“你的这个研究备受关注啊。”

    很多人都知道王浩在做这个研究,因为他申请了一个重点项目,项目经费直接就是两千万。

    千万级别经费的数学项目是极为少见的。

    同时,研究也备受关注,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和超导直接相关。

    之前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道交流重力相关的研究,普通人会畅想一下反重力的技术,但相关领域的学者却知道,超导要比交流重力重要的多。

    超导是接近现实的技术,并且已经应用在一些领域。

    超导的技术提升就可以促进实现大规模应用,从而让科技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流重力,直白来说就是反重力。

    这项技术代表了未来,但绝对不代表现在。

    未来,是多久呢?

    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一百年、几百年,反正短时间是肯定看不到的。

    张益方继续问道,“这个拓扑的研究就够复杂了,你怎么突然想起研究杨-米尔斯方程了?”

    王浩道,“只是觉得我很适合研究这个方程,而且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