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5节 (第2/6页)

科学家们对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泊松是一位坚持光的微粒说的科学家,他坚持光是由粒子组成的。

    偶然间,泊松计算出一个问题——

    当单色光照射在直径恰当的小圆板或圆珠时,会在之后的光屏上出现环状的互为同心圆的衍射条纹,并且在所有同心圆的圆心处会出现一个极小的亮斑。

    这就是泊松亮斑。

    泊松希望能以这个结论推翻光的波动学说,然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泊松亮斑反而成为了光的波动性的有力证据。

    当时泊松就被粒子学派打为了‘叛徒’,粒子学派中名声可以说是‘臭大街’。

    现在帕森斯感觉自己的遭遇和泊松就很相似,而泊松就只是完成了一个研究,他则是顺带让一大群弦理论学者颜面尽失。

    所以他比泊松更进一步。

    “看来以后就只能坚定的站在湮灭理论这一方了……”

    帕森斯郁闷的想着,他做研究的目的就只是生活而已,研究能够拿到更高的经费,能让生活轻松一些。

    这就是他的目的。

    结果却不得不被迫站位,就感觉很郁闷了,他不由得想到了‘曾经的好友’保罗菲尔-琼斯。

    现在弦理论学派出现了两个‘叛徒’,一个是他,另一个就是保罗菲尔-琼斯。

    以后,他们应该多联系啊!

    ……

    目前的国际物理界,弦理论和湮灭理论已经成为了对立的理论。

    虽然不是说直接对立,但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有点像是曾经粒子学派和波动学派的对立。

    弦理论的优势在于,数学体系发展了几十年,有着雄厚的积累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在好多理论中被应用。

    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