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_第82章 圣贤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圣贤之路 (第2/14页)

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便是明证。其实哪怕是假喜欢,也说明了很多问题。——如果你毫无价值,就算是假装,又有谁会表现出喜欢呢?

    所以有时假喜欢比真喜欢反而更能体现某些东西。

    这是对老子这本书,但是对老子这个人,世人所知的便不多了。

    一是时代久远,当然这其实并非主要原因,二么,那个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老子这个人并无任何“功业”可言。

    有行皆可非。

    你的任何行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被两面地解读,有人说你对,就必然有人说你错,有人赞誉你,就必然有人斥谤你,“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并不奇怪,甚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如果什么行为都没有呢?

    你能说他什么?

    你最多也就只能说他一句“无所作为”,其它的,你什么也说不了。但哪怕是“无所作为”这句话,你也不能用到老子身上,因为人家还留下了一部《道德经》。

    无所作为?人家的影响力不知比你大多少个数量级!

    哪怕是一代帝王,甚至是旷古绝今的千古大帝,都不敢说这话。你敢说,就必然要被人打脸。——被一代又一代不知已经绵延了多少代也不知还要绵延多少代的多少喜欢道德经的人所打脸。

    帝王业?再了不起,最高也不过百年。

    而道德经,人家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而且看起来,再流传数千年,简直就是小儿科,一点问题都没有!

    老子出函谷关,尹喜时任函谷关令,其实也就是个看门的,相当于后世八九品甚至是从九品以至于不入流之列的小官,但是这位小官了不起啊,“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于是迎而拜之,再然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