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_第四百四十五章 砸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砸坑 (第1/4页)

    端午节是楚清那个世界存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传统节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据说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以龙舟比赛为主的部落图腾祭祀仪式。

    先民们纷纷泛舟江上,迎接龙神从海上归来,以期带来幸福的生活,这也是端午划龙舟溯源的另一说法。

    按照阴阳八卦的说法,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是“泰极”的正月,而到了五月初五时,开始“泰极否来”。

    五月初五这一天,阳气极盛,物极必反,阴气开始滋生。而阴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病、邪相关。所以,五月初五历来都被古代人民视作不祥之日。

    因为端午节是“恶日”,五月五时值仲夏,太阳毒辣,湿热正盛,毒虫病菌活力强劲,人的情绪也会在这个时段达到“戾气”的巅峰。

    这一切自然而然引得人们的集体焦虑,而缓解焦虑的办法自然就是想方设法地驱邪避祸。

    所以,驱邪成为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由此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慢慢形成了今天流传下来的大家习以为常、约定成俗的东西,简称“习俗”。

    在五月五“五毒尽出”的日子里,从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系五彩绳、挂艾草、插菖蒲、饮雄黄酒到浴兰,端午节的这些流传下来的主要习俗,统统与驱邪直接相关,本质上是帮助人们转化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楚清把佩香囊和系五彩绳这两项作为“庆祝”节日的项目保留下来,在自己的世界中,每年的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