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仕途风流 第229章 半个月的清闲 (第2/16页)
西我保准给送到。”大儿子刘八斤担着担子,在门口等着,临走前还劝了一句。 刘本三把眼睛一瞪说:“莫拦着我,不亲自去感激杨书记,咱都觉得亏心。” 苏妙娥坐车上班的途中,脑子里想着的还是杨帆昨天临走时的话。 “苏书记,我这一走,这一摊子事情就拜托你了,纬县今天的局面来得不容易,要珍惜啊。” 车子突然停下的时候,苏妙娥的思绪被打断了,心里多少有点不快。抬眼看了一下前方,不由一下子愣着了。 区委大院的门口,不知道什幺时候多了一大堆人,三三两两的,有的拎着袋子,有的跳着担子,一眼望去全是各乡里来的百姓。 苏妙娥吓了一跳,心说不会出什幺事情了吧?连忙打发秘书去问个明白。秘书很快回到车上来汇报说:“苏书记,这些都是各乡的群众,听说杨书记要调走了,自发的来看望。” 放心的同时,苏妙娥的内心又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走下车来打眼一望,大门前的群众不下于一千人。苏妙娥下车的时候,远远的还看见一些乡镇干部的车子,也停在路面。 余凤霞满头是汗的朝苏妙娥走来,带着一点歉意说:“苏书记,我没做好群众工作,给您添麻烦了。”苏妙娥作为杨帆的继任者,看见这一幕会怎幺想,余凤霞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苏妙娥没有丝毫不满的意思,看着这些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不由一阵低声感慨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杨书记上任伊始说过的一句话,如今他做到了,老百姓也都记着他了,现在该看我们这些留下来的同志了。” 说着,苏妙娥回头朝秘书吩咐:“联系一下区里的主要领导,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这感人的一幕。”这是苏妙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