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大师风云录_第一百八十五章:小人畏威 君子修静立威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小人畏威 君子修静立威以 (第1/5页)

    “伏羲头领说的好,做人就要有生气,不能死气沉沉,这个也就是乾阳进取之道为什么是人道之主要的原因。人只有有了生气,才可以生生不已,才可以不断向上向前突破超越!”戎宣长老说道。

    “是的,所以故知人身之所以生者,气与神也。惟是此气与神,禀之于天,而又受天之陶冶炼化,此言神之与气,是一非二。无气则神无依,无神则气无主。神既为主,故神动即有气动,神不动,则气亦不动,如影之随形。虽言神气并举,阴阳两列,然修道之功,惟在阴阳合一,而固守虚无,即是致虚极,守静笃,又为合一之手段也。”伏羲又接着说道。

    “修习虚静是为了让人们冷静思考,为了克制乾阳刚健进取中的过激、过刚的行为,不是为了否定乾阳进取之道,是服务和服从于乾阳进取之道的。但是这个服务和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无原则的服从,而是只服从于乾阳进取之道,不服从也不服务于歪门邪道,就像仁义之道,并不是见一个爱一个,不分好坏,而是以直抱怨,以徳报徳,不然就是有仁爱之心也不会有真正的义,也只是仁而不知的愚昧。所以,静则生威,威则重,重则众服,修静是为了服务于乾阳进取之动。这个就是小人畏威不威徳,君子修静立威以施徳。如果不重不威,学则不固,没有威就不可能推广开化之教的。”傲洪说道。

    “傲洪长老说的好。所以君子能见贤思齐,小人则见利忘义,所以修静立威才能施徳,不能直接对小人讲徳,不能直接要求小人有徳,他不会听,不会信,这个也就是曲则全,直则枉。静以立威,威立则重。但是这个所立的权威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就像立竿见影一样,都是手段和方法,目的还是为了开化引导人们积极进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