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2.第332章 松江的名酒 (第4/5页)
个《帝国》中鼎鼎有名的酿酒大家。 “只待总督大人一句话!” 这样说着,自信满满的杜春朝旁边早就做好准备的酒坊工人做了个开始的手势。当即就就有人拿起木铲,将炮制好的酒粮原料装进桶中,倒进了地锅。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生火、蒸酒,最终冷却的酒液经过处理装坛成酒,需要很长的时间。 杜春担心陈武会不耐烦,于是一边看手下和其他酿酒师傅处理,不时出言指点一二,一边给陈武介绍起整个酿酒的流程和他进行改进过的工艺。 “汉井坊酒,讲究一个酒曲、工艺、水质一体,缺一不可……说到工艺,那又极为复杂,单是蒸煮一项就有诸多讲究……所蒸煮的大米必须要外硬内软、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如果哪一环节掌握不好,达不到要求都可能影响到出酒率……” 有些东西,陈武穿越前也有一定了解,但具体的详细就不曾知晓了。听杜春介绍得差不多了,他随口问道:“咱们的出酒率能达到多少?”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直接涉及到酒的成本和产量。 出酒率高的,酒的成本低,售卖的利益更高,产量也大。若是出酒率低,成本高,连带着售价也会高昂,反过来又导致了买酒的人少,形成恶性循环。 这一点,杜春显然早有核算过,不慌不忙的道:“根据工艺、酒曲种类等有所不同,一般是三斤粮食能出一斤酒。咱们汉井坊的工艺和酒曲都要好一些,约莫能比正常少用二到三两的粮食。” 也就是差不多十分之一的比例。 看上去不多,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一锅酒或许瞧不出什么,可要是汉井坊的酒行销天下,一年卖出几百万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