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节 (第2/3页)
严家的三姑娘,祖母大寿,她出来弹两首曲子贺喜,哪里能称得上受罪?宋姑娘是江湖人,想来在外闯荡惯了,不懂京城的人情世故。” 魏凌生正欲开口,宋回涯抬了下手,将他制止,并不生气,只淡然一笑:“你们自己问问她,愿不愿意在这里弹琴。” 不等姑娘开口,她又斜眼扫向先前说话的人,不温不火地补充道:“当然,你们问,她肯定是不敢说不的。可她应该是怕我师弟,当然或许更怕我。从我落座起,便一直在瑟瑟发抖。今日天气又冷,她穿得如此单薄,十指冻得发红,这种人情世故我看了是不忍心的。什么东西?道理都讲不通,还要端到台面上?” 姑娘下意识扯了扯袖口,想将手指藏起来,低垂着头,不敢正眼相看,明白她是在为自己说话,朝她微微一欠身。 “说是贺喜,我见诸位脸上未有几分喜色,更无人在意这曲弹得如何,平白糟蹋了这位姑娘的心意,不如不弹。谁要实在喜欢这些丝竹管弦,非得要听,不如自己上去弹,我不阻拦。” 宋回涯语气说得轻快,但那不容置疑的强势好似她才是此间的主人,对着那姑娘点头示意,温和道:“去坐下吃饭。这里没有你的知己。” 姑娘楚楚可怜地望了她一眼,眸光转动,征询地偏向左侧,随后意识到什么,忐忑转向魏凌生。 宋回涯看见她的动作,笑道:“你会发现,今日在场的人里,不管是主是客,是男是女,是长是幼,我说的话,比谁都管用。去吧。” “你——” 有人说了一字,见魏凌生都在旁默许,骂她狂妄的话到底不敢出口。 那姑娘将怀里的琴抱得更紧,窥觑她的眼神中有些震撼,提着口气,小步退了下去。 “好了。”宋回涯见人下去,开门见山地道,“也不必委婉打探,浪费时间了。谁有事相求,直白说出来,别躲在一个小姑娘背后,畏畏缩缩地不敢出头。” 她这话出来,同桌好些人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宋知怯嘴里嚼着饭菜,粗鲁地打了个饱嗝。 这会儿听明白了,知道这帮人都欠骂。 她摸摸肚子,脆生生地道:“师父,我吃饱了。” 她刚要点评一下和朱门酒rou,她对面的少年推开椅子站了起来,挺起胸膛,走到魏凌生面前,端正行了个礼,眼带希冀地问:“郎君,听说郎君剑指北上,我虽力薄,亦想报国雪耻。我想参军。” 魏凌生神色不动,正作思忖,宋回涯按住他的手腕,另一手指尖点了点桌面,笑问道:“说起来,季平宣在边关过得如何?” 魏凌生转过头,一时没想起这人是谁,认真思考了片刻,记起是盘平城里宋回涯救下的那个少年,答道:“不知道,这个要问问师弟。” 陆向泽与她对视一眼,简单说:“印象不深。” 宋回涯宽慰地说:“看来就算没成大器,起码也没犯大错。这我就安心了。” 少年还在等着魏凌生回答,不明白宋回涯为何要提一个不相干的名字。脑海中不断回忆这是不是哪家王侯贵胄的子弟?或者江湖里的青年才俊? 宋回涯解释道:“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小子,为了很渺茫的一个念头,跋山涉水,几经生死。我在路边遇到他的时候,他已重伤垂危,仍不肯低头。我欣赏他的坚韧,代友收徒。他自愿去我师弟手下历练,从小兵做起,为自己争个造化。不算多有本事,胜在一腔赤诚。” 她端详着面前的少年,目光中带着明显的挑剔,冷淡道:“你想参军,其实不用特意来同我师弟说,真若有心投报,直接去就好,同那小子一样,披肝沥胆,杀身报国,我师弟不会拦你,更不会贪你的功名。 “可你若是没那份胆魄,贪生怕死,只想借我师弟的权柄助你平步青云,那就是自认自己没本事。年纪轻轻少了份心气不说,倒是好高骛远,想抢别人的功绩,做个人人称羡的英雄?凭什么?这种事情,就算我师弟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少年面皮快要挂不住,耳朵红得滴血,抬头看向魏凌生的时候,因为皱紧眉头,眼神被四面的光打得有些凌厉。 宋回涯似笑非笑地端起酒喝了一口。 宋知怯眨着眼睛,天真无邪地说:“这位小哥,你敢生气你就完了。我师父可不是好脾气的人,她会掀翻了这酒席,再动手抽你两巴掌。对吗师父?” 陆向泽津津有味地看着戏,闻言差点把酒喷出来。 宋回涯特意带着这小徒弟,是为了方便骂人吗? 一老者听不下去,敲着竹杖出声质疑道:“什么叫贪生怕死,什么又叫好高骛远?还请宋姑娘说个明白。别是因着前人的恩怨,来迁怒一个无辜的孩子。今日这小子来找郎君开口,不是要郎君多加照拂。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自会替他安排。只是想着,从老将军算起,几十年的生死之交,再赔上我们这几张老脸,多少有些情面在,所以特意来知会一声,郎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