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_分卷阅读2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4 (第4/4页)

着放下纸笔,不住感叹,“要不是你今年才16岁,你的成绩未必会比小魏差。”

    侯博实没有忘记,最初自己认识林冉、收林冉当学生,完全是因为学生魏亦鸣的极力推荐。当初收魏亦鸣的时候,侯博实就觉得那已经是难得的天才,祖国未来的栋梁,他费尽心思栽培,保人出国深造,魏亦鸣也没有辜负他,学成后归国报效祖国。

    现在,侯博实又找到了当初教导魏亦鸣时的那种感觉,血液仿佛在脉络里沸腾,侯博实有感于林冉的出现,将是他们攻克另一个一直无解问题的希望。

    长江后浪推前浪,小辈越出色,前辈越欣慰,国家人才断层的时代终将会熬过去,过去以后,海阔天空,巨龙腾飞。

    询问过林冉的意见后,侯博实把所有的草稿纸都整理了一遍带走,临走还不忘给林冉透露些底细,“我要把这份数据交到总工那边,如果这套理论能够得到证实和肯定,我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林冉同志,请你做好心理准备。”

    严肃且正式的交代之下,是老师对她殷切的期望与鼓励,林冉接受到这层信号,站起身郑重的跟侯博实敬了个礼,“定不负所望。”

    不负老师所望,不负国家所望,也不负自己从遥远而来的这一遭。

    第 157 章

    林冉这套结论得出用时一天, 院内的有关人士求证却花费了一个礼拜。

    消息滞后难通的时代, 每一个国外引进的公式都要被一一查证比对, 其中不乏这几年动荡减少对外关注后出现的公式理论。

    于是继验证结论之后,有关部门又对林冉进行了多次问询, 询问林冉如何知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