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2 (第3/4页)
家依旧有很大的话语权,因为在当时的那一代人里,也就是老三有功名了。 之后送进宫来给靖王做陪读的自然也是老三的嫡长子,而陪伴老三长子一起进宫的陈同,其实也并非所谓的魏家血脉已经很远的亲戚,他是魏家的妾生子。这个妾不是良妾,甚至连贱妾都不是,而是家女支。父不认,为奴。 陈同和老三长子自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可只是如此,别说卢斯和冯铮,就是靖王也不会想歪到换子的事情上去。别说家女支了,就是良妾,生孩子的时候跟当家主母距离都是八丈远的,而且产房里,来来回回得有多少人,把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从一个地方抱到另外一个地方,再抱另外一个孩子回去,有得惊动多少人。 “……三房的长子大概是两岁的时候吧。曾老太太生了一场病,眼看着挨不过去了,就有个道人来了,救醒了曾老太太,却又说此举不过是治标。需得让选出来一个八字相合的子孙送到道观里去,给曾老太太祈福。算来算去,就算出来了两个人。” 曾老太太那就是皇帝和靖王的高外祖母了,至于算出来了两个人,必然是八字一模一样的,可不就是老三的长子和妾生子了? “不对啊,那妾生子不已经是被认为家奴,如何也跟着一起去了?”卢斯奇道。 “一开始没送去,但道士说没想到八字相合的人这么小,他一个怕是不够,又说家里人不够,让奴仆下人凑数也是可以的,于是两个孩子就都有了。临走前,道士还说,这期间不许有人去看望,他们俩若是见了外人,那可就要不灵了。两个孩子去了一年多年,曾老太太又过了五年,这才去了。” 冯铮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