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第2/3页)
的时候,在位十九年,开疆拓土,励精图治,颁布的政令亦是宽猛相济。前年,户部统计在籍百姓,发现户数相较先帝时期竟增长了三倍有余,公私仓廪丰实。    俨然一副政通人和,春风化雨的盛世景象。    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圣上都是位杰出的英主。    按常理而言,这样的雄主,是最忌讳手底下的臣子权势炽烈的。    她们虞府是百年的世家,祖上人才辈出。无数雨打风吹,颍川虞氏仍未堕了那赫赫威名。至父亲一代,他官任一品宰执,又因meimei身居贵妃之位而深受皇帝宠渥。    这样的家族,难道皇帝不会忌惮么?    虞伯延读懂了她的未竟之意,只是和虞行烟想得不一样,男人的面色极为平静。    他负手而立,不发一言。    许久后,他忽然转过身,指着背后墙上的一副画,问她道:“你可知我为何要作此画?”    虞行烟踮脚去瞧。    只见杏林之中,宴席正酣。近处,七八个士子衣衫微敞,举杯痛饮;边角处,一酒醉的中年男子横倚树干,脚旁,是一个空了的玉碗。    这画的笔法细腻,墨迹深浅交错,枝干的纹理、走向,席上众人的表情,皆绘得栩栩如生。    画作右下角,书着几行小字:“景元三年,九月初三,虞伯延小记。”。    字上,盖着一枚钤印。    景元三年,九月。    虞行烟仔细品着,觉着这日子说不出的熟悉,脑海中忽灵光一闪,“这是阿耶当年进士及第的年份。”    母亲崔氏曾多次提起,阿耶是探花郎出身。    大魏入仕方式多样,世家子弟大多以门荫入仕,凭借冢中枯骨担任一官半职。他却不愿凭郡望入仕,自幼研读经义,苦练书法,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