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4/6页)
易就吸引了车上其他人的注意。 军区大院出来的,不管是家属,还是孩子,自然而然都会带上军队的气质,特别是一行人背上的背包,一看就是行军装备。 大家好奇地看着王蔓云一行人,但却没有人主动询问。 多事之秋,大家都谨言慎行。 王蔓云他们在一路引人注目中,下午四点多,终于来到了约定的集合点,两支先到的队伍也已经等了他们快一个小时。 大家都等得有点心焦。 “咱就组织这一次,以后要是谁家再想来,那就自己来,人少反而会节约不少时间。”张舒兰一边擦额头上的汗,一边跟王蔓云与徐大娘吐槽。 “这不是担心出事吗,不然大家根本就不用离开沪市。”王蔓云笑了起来。 要是木柴供应没有问题,谁还跑这里,出来必定是要承担风险的,她怀疑一路上大家肯定都在心里祈祷千万别出事。 张舒兰与徐大娘也笑了起来。 然后三名临时队长开始清点人数,一个不少,才踏上最后一段路程。 运气不太好,一直没有遇到进城的拖拉机,就连马车都没有遇到一辆。 那就只能走了。 走了一会,遇到几个骑自行车的,这些人还都认识余秋雁,但自行车小,只能带一个孩子,虽说六十年代的孩子不算太金贵,但也担心丢了。 最终王蔓云他们都拒绝了村民们想带孩子先走的提意。 王扬村的村民听余秋雁说这些人都是沪市军分区大院的,是来找村民换木柴,村民们在诧异的同时也热情万分,更是无比佩服。 这时期也就军方人员敢这么出门了。 “雁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