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程朱理学的末路 (第2/4页)
步了,如果不按照朱高炽说的来办,那等着他们的也就只有辞官回乡一条路了。 是的,朱高炽只不过用了三本书、一句话,就决定了金幼孜和杨士奇的命运。 他可不仅仅是让金幼孜和杨士奇看书的,他是太子,不是先生,不负责教书育人。 给他们两人书,那就是让他们看,那为什么让他们看呢? 毫无疑问,肯定是让他们负责推广的。 在程朱理学的大旗下推广公羊学,而且还是已经建立了两百余年的程朱理学,这个难度是相当之高的。 其实,程朱理学并非后世人想象中的那么废物,能够在这个封建时代站稳脚跟,并且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还是有优点的。 注重气节和德cao、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等思想都是程朱理学带来的。 比如说张载的“横渠四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有程朱理学的影子在里面。 但相比优点,程朱理学的缺点也很明显。 程朱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而且,程朱理学之所以能够走到这个高度,其实并非是这个思想很出色,而是因为程朱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给了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同时,也是儒家神权的合法性依据。 所以,程朱理学并非是出色到了被整个社会不约而同的接纳,甚至在其所诞生的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并不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