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多看书,是好事儿 (第5/6页)
但实际上,金幼孜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了,比如说就这科举他也想说一说。 金幼孜已经感觉到了,今年的恩科,虽然打着的是皇太孙大婚的名号,但实际上却极有可能成为给云南遴选人才的一场盛景。 可是,他敢说吗? 虽然说太子不怕,但是他们文官怕啊! 这些新出仕的士子和他们这些官场老油子不同,这些人有很多是寒门,甚至是贫寒出身的,在思想上他们和那些官场老油子是不一样的。 哪怕是金幼孜,他也仍然还记得自己当初出仕的时候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豪言壮语,想要为天下做出一番什么什么样的成绩。 但实际上,出仕之后没几年,金幼孜就彻彻底底的变了。 金幼孜出仕于建文二年,而在建文四年,靖难临近终点的时候,看着气势汹汹已经逼近应天城的燕王军,金幼孜曾经与王艮、解缙、吴溥、胡广聚集在吴溥家中,相约要殉道死社稷。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慷慨激昂地发言,唯独王艮默默地哭泣不说话。 最终,也只有王艮饮毒自杀。 那个时候的金幼孜就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金幼孜了。 不管是云南开放新粮种子的事情还是科举的事情,眼前的最大受益者都是云南,但若是说到最后,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朝廷,是朱高炽这个皇太子。 原因很简单,朱瞻壑自始至终就没有表露出任何的反意,所谓的吴王威胁论只不过是这些文官看着吴王一脉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产生威胁了才有的。 单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