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杀神_第164章:搞我?我直接自断后路!(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搞我?我直接自断后路!(二合一) (第1/8页)

    其实在中原文明中,领先世界的并不只是各种思想、四大发明这些,算学也是世界顶尖的。

    云南那边收获之后,有心之人很快就算出来了那些粮食的产量。

    玉米最少能达到稻麦的两倍,土豆就更吓人了,十倍都不止。

    根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明朝时期,一石大约是一百五十斤左右,所以稻谷的产量通常是在不到三石左右,也就是四百斤上下,而麦子的产量要低一些,亩产在两石左右,约为三百斤上下。wap..OrG

    不过有一点,这里面取的是单季的产量,而且取的还是那些好的土地,也就是最高的产量。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南方通常是两季稻,能种三季稻的地方还是很少的,其中早稻的产量要低一些,但这些数据在数值上取的是产量更高的晚稻的产量。

    也就是说,实际上的产量并没有这么高,这些数据甚至比平均值还要高一些。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了,尤其是在朝堂上,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比这更离谱的,这都不算是事儿了。

    而土豆的产量在后世能达到三千到五千斤,在这个没有化肥农药的时代显然是达不到的。

    朱瞻壑挑了最好的地,让人天天打理,最后的亩产量也不过是千斤左右。

    这对于朱瞻壑来说或许已经很低了,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足够骇人了。

    什么?你说那些人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