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改土归流 (第6/8页)
这二十万的大军的消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过长的补给线,所以就算是对于朝廷来说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相比之下,每年能够产出百万两白银的石见银山好像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过,实际上这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并不多。 挖矿用的是倭国的青壮,这些人都是他们家里的顶梁柱,而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加起来的话,每年要消耗少说几万,多的时候能达到十万的矿工。 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却很正常。 首先,过长的补给线对于明军来说是很大的压力,所以在开矿一事上就会变得比较着急。 其次,在开矿这件事上用的并非是大明的子民,这就让明军没有心疼这种情绪。 最后,开矿本来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再加上前面二者相加,危险度成倍提升。 但是,这样一来又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 人都有劣根性,而倭人这个群体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青壮去矿上开矿,每年会有很多人回不来,没了顶梁柱的家庭就只剩下孤儿寡母,顶多再加上两个老人。 这样的家庭是最容易欺负的。 不过现在管理倭国的可不是幕府和天皇了,而是明军,为了能够更加长久地开采矿山,明军肯定会尽量的减少倭国所发生的乱象。 所以,每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明军就会介入,最终的结果往往就只有一个。 第一,明军来得及时,事情被很好的解决,而那些想要欺晦人家那些孤儿寡母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